百科中心
饭店餐饮服务质量有效管理的探讨与对策 (饭店餐饮服务内容)
类别:百科中心 发布时间:2024-10-11 浏览:10
摘要
高校餐饮是高校师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等对高校餐饮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尤其是在高校规模扩大,在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,如何更好地提供餐饮服务,保障全校师生的生活质量是高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。本文对高校餐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,指出现有餐饮服务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及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,因此必须应该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、引进高素质人才、加强文化建设,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、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加强与学校其他部门的沟通,做好高校餐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。 关键词:高校餐饮服务;人才队伍;建设
一、高校餐饮服务员工队伍建设的必要性
(一)加强高校餐饮服务员工队伍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
高校餐饮服务员工队伍是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。加强高校餐饮服务员工队伍建设,打造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、职业化的餐饮服务队伍,是建设和谐校园,为师生提供优质餐饮服务的重要保障。
(二)加强高校餐饮服务员工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餐饮质量的关键
高校餐饮服务质量的好坏,不仅影响师生的餐饮安全,也影响着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。加强高校餐饮服务员工队伍建设,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,是提高高校餐饮质量,保障师生餐饮安全的重要途径。
二、高校餐饮服务人才队伍现状
(一)现有餐饮服务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
- 学历水平低,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
- 职业意识淡薄,服务理念滞后
- 专业培训缺乏,难以适应高校餐饮服务工作的需要
- 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,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
- 职业发展通道不畅,人才流失严重
(二)餐饮服务人才流失问题严重
由于高校餐饮服务工作待遇相对较低、职业发展前景有限,以及其他行业的高薪挖角等因素,高校餐饮服务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重。高素质、经验丰富的餐饮服务人才流失,直接影响高校餐饮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。
三、加强高校餐饮服务员工队伍建设的对策
(一)稳定现有员工队伍,加强培训,提高素质
-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计划,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层次、全方位的培训
- 完善培训考核制度,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,促进员工提升自身素质
- 实施岗位轮换制度,给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,培养复合型人才
-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,改善工作环境,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
(二)引进高素质员工
- 根据高校餐饮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,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,引进高学历、高技能人才
- 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活动,参加行业招聘会、与餐饮企业合作,吸引优秀餐饮服务人才
-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,吸引优秀人才加盟
(三)加强文化建设
-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,尊重员工,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
- 营造积极向上、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氛围,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
-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提升员工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
(四)构建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
-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,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、客观的评价
- 实施多元化的激励机制,包括薪酬激励、荣誉激励和精神激励等
- 注重职业发展通道建设,为员工提供清晰明确的晋升途径
(五)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
- 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教育,树立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
- 制定并完善员工职业道德规范,约束员工的行为
- 弘扬先进典型,表彰和奖励职业道德高尚的员工
(六)加强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合作
- 加强与校方行政部门的沟通,了解学校的发展计划和师生的需求
- 与教学科研单位合作,开展餐饮服务技术研发和创新
- 与学生工作部门合作,开展餐饮服务育人工作,培养学生的餐饮文化素养
参考文献
- 蔡纪忠、吴佳惠,以人为本,加强高校餐饮职工队伍的建设,《中国高校后勤研究》,2003年第7期。
- 黄永胜,高校餐饮改革中的员工聘任研究,《太原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7年第3期。
- 翔云,培训需要强化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,《中国食品报(餐饮周刊)》,2003年6月22日。
- 吴玉森,高校餐饮服务业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探索,《潍坊高等职业教育》,2007年第4期。
- 朱国清等,高校餐饮服务监管体系构建研究《高校后勤研究》,2008年第6期。
- 卢中昌、杨炳君,高校饮食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,《高校教育管理》,2008年第5期。
- 彭怀祖,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,河海大学硕士本文,2002年。
- 李跃建,我国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研究,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本文,2002年。
- 周培松,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济学分析,武汉理工大学硕士本文,2002年。
- 赵刚,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产权制度安排和运行模式研究,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本文,2004年。
- 陈放,科研所后勤改革初探,《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本文集》,2004年。